红色小村走出文旅融合致富路 天天观焦点

2023-04-29 11:38:36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禹


(资料图)

走进宁乡沙田长冲村,只见绵绵青山相伴潺潺流水,杏黄农舍与绿树红花辉映,三五成群的游客乐享田园风光,“十里长冲”家庭农场食客盈门,以“红色”为基调的文旅、农旅融合发展新貌,成为这一幅多彩乡村田园画卷的点睛之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践路径。在长沙最西部山区,长沙市委组织部派驻长冲村第一书记陈鹏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实施党建聚力工程,全面赋能乡村振兴,为这个红色小村带来了新变化。

一到村就走访,以心换心提振干部精气神

长冲村距长沙城区130多公里,共有村民1235户4565人,其中党员122人。这里是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家乡,尽管红色资源聚集、生态环境优美,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比较薄弱。如何下好乡村振兴“先手棋”?这令当地干部群众颇费思量。

2021年5月,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来自长沙市委组织部的陈鹏担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

“陈鹏书记一到村上就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摸清村里家底。”长冲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曾乐介绍,陈鹏不仅关心村干部个人的成长进步,更对长冲村未来发展提出切合实际的工作思路,那就是实施党建聚力工程,全面赋能乡村振兴。

“在实践中,第一书记与支村‘两委’配合非常重要,驻村工作队坚持抓头雁、带群雁,把关键少数凝聚起来,真心交朋友、诚心帮朋友、热心聚朋友。”面对支村“两委”成员新旧交替的情况,陈鹏积极当好桥梁纽带,召开组织生活会,坚持以心换心,加强人文关怀,利用年节假日、家有喜事等契机,组织团队开展联谊活动,帮助村干部解决家庭困难。通过半年多的努力,支村“两委”干部队伍精气神发生了显著变化,村绩效考核排名沙田乡第一。

增强支部活力,打造“永远不走的驻村工作队”

俗话说得好:“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在陈鹏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党支部组织力为重点,抓班子、带队伍、教方法、建制度,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驻村工作队”。

为了建强支部“主心骨”,陈鹏坚持党总支以上率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进一步提升支委的政治水平、工作能力。同时,指导帮助总支及各支部细化落实“四议两公开”、党员大会、党小组会议等制度,不断增强支委的引领力。驻村工作队还用“导师制”传帮带、跟踪培养、安排项目实践锻炼等方法,培养各支部后备干部,使各基层党支部班子既经验丰富又活力十足。

“驻村干部帮助我们支部解决了实际问题,是咱村民群众最亲近、最信任的人。”长冲村第二党支部书记贺玉芬告诉记者,本地涓水河的支流穿村而过,几年前的一场洪灾冲毁了500多米河道护砌,一直没有资金修缮,一到汛期就造成稻田受损。驻村工作队联系水利部门增资近60万元,解决了这个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保护了300多亩良田不再遭受水患。

支部班子强不强,产业发展见真章。记者了解到,长冲村建立了“各支部书记引领驱动、支委成员领办推动、乡贤能人参与带动”的产业发展机制,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项目上,进一步做好“红色+”文章,以研学、团建、党建活动带活乡村旅游。同时,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创办农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500亩,种植“玉针香”“洋西早”等高档优质稻,发展稻田养鱼、土黄牛等种植养殖业,带动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致富。其中,云阳庵组51岁的脱贫户何晓宇,在村里支持下流转50多亩土地进行特色种植,去年收入超过15万元。

突出红色文旅,成为游客感悟初心打卡地

近两年来,陈鹏和驻村工作队不断深入挖掘红色元素,建强红色阵地,讲好红色故事,擦亮红色名片,更新提质红色文旅硬件设施,通过挖掘红色资源开发3堂培训课程、布局建设4个红色体验点、用活《永远的叔衡》戏剧等方式,让叔衡故里成为游客感悟初心的打卡地,也让这片沃土上的红色文旅之花绽放得愈加灿烂。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也让长冲村今非昔比。近两年来,村里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近800万元,建成勺子冲、白牛冲、肖家湾等4个集中连片美丽屋场,新修建乡村道路15.6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余亩,安装太阳能路灯200余盏,有力夯实红色文旅产业发展的配套基础。更令人欣喜的是,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实现跨越,从2020年的10.2万元跃升至2022年的52.61万元,被评为2022度长沙市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先进单位。

如今,长冲村被确定为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长沙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叔衡故里红色小村的精气神更足了。下一步,长冲村将采取“红旅+农旅”融合发展的方式,逐步将长冲村乃至沙田乡建设成“红色文旅特色乡、乡村振兴示范区、美丽宜居幸福地”。

标签:

推荐阅读>